南昌高新区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


发布日期:2025-02-13 09:32 信息来源:南昌高新区

2024年,南昌高新区成功实现年营收5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、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机构应建尽建全覆盖,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增至63.8%,带动科技创新工作实现“四个90%”,即90%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、90%研发投入来源于企业、90%研发人员集聚在企业、90%科技类项目集中在企业。

近年来,南昌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一体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,充分发挥企业研发主体作用。

聚焦科研平台提能升级,建强创新平台矩阵。以瑶湖科学岛建设为引领,系统构建以重点实验室为核心、大院大所新型研发中心为骨干、企业研发机构为支撑的创新平台矩阵。首家江西省实验室——南昌实验室预计今年6月建成交付,太行国家实验室江西创新中心落户航空城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梯次覆盖行动稳步推进,在全市率先实现从年营收3亿元以上到5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,再到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机构应建尽建全覆盖。2024年,中微半导体、沪航工业、易美光电等一批企业研发机构跃升为江西省级平台,联创超导、跃山科技、艾施特制药等升级为南昌市级平台。南昌高新区市级以上研发平台增至412个,同比增长12.3%,其中省级以上189个,同比增长9%。企业设立的研发机构360个,在全区占比约90%。

聚焦创新主体培大育强,激发自主创新活力。大力实施创新主体“登高”行动,持续完善覆盖大中小微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,深化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惠企政策,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激励,助力企业沿着“科技型中小企业—高新技术企业—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—科技领军企业”链条向创新链前端攀升。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8家、江西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家、江西省科技领军及入库企业9家、江西省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16家,分别占南昌市的55%、62%、75%、48%。全区R&D投入强度达5%,分别是全省、全市平均水平的2.7倍、2.5倍。全年研发投入费用认定数50.23亿元,其中,企业研发经费认定数43.56亿元,约占全区研发投入总额的90%。

聚焦创新人才引育留用,积蓄科技腾飞力量。围绕实施“4610”行动计划,按照“产业+人才”“项目+人才”模式,紧扣规上工业企业发展需求,加大招才引智力度。依托江西省高层次人才产业园,精心做好国家、江西省、南昌市重大人才工程申报全流程服务,推动8个项目入选江西省赣鄱英才计划、11个项目入选江西省赣鄱俊才计划、3人入选南昌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,分别占全市50%、61%、30%。积极策应“10万人才来昌留昌就业创业”活动,组织开展“百场校招”“洪漂人才荟”等各类招聘活动220余场次,招引大学生和技能人才近2万人,引才成效居全市首位。开发落实科研助理岗1198个,完成率达200%,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书面致谢。截至目前,全区研发人员总数2.5万余人,其中,企业研发人员2.27万余人,在全区占比90%以上。

聚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,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。持续健全“以企业为主体、以市场为导向、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”的创新体系,鼓励引导大院大所与企业合力开展科研攻关。推动北京大学、中国科学院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7家大学大院大所研发机构与江铜、华勤、洪都航空等企业,开展横向合作项目460余项、合同金额达3.8亿元。27个项目入围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、占全省的18%,江铜、江中药业两个项目分别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,中微半导体“GaAs基红光LED应用的MOCVD设备开发”项目成为江西省首个特别重大专项。全区技术合同登记金额达147.9亿元,同比增长71.8%。2024年,全区共组织各单位获批江西省、南昌市各类项目200余项,获得补助资金近1.5亿元,其中,企业申报项目占比超90%。

下一步,南昌高新区将紧扣“发展高科技、实现产业化,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”的初心使命,持续开展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提质升级行动,一体推进人才“引育留用”全链条优化升级,加快推动南昌实验室如期竣工,太行实验室区域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尽早开工,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领航区,奋力为南昌市打造区域科创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