园区经济发展壮大产业集聚效应初显


发布日期:2025-06-27 12:48 信息来源:云南日报

园区经济是云南省高位布局的“三大经济”之一,是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引擎。为全面了解园区经济发展状况,助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,今年2月至5月,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先后到昆明、楚雄、昭通、玉溪等州(市)和福建省,对园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,并委托13个州(市)人大常委会开展同步调研,召开座谈会听取省直有关部门和部分省人大代表、企业负责人、园区管理部门的意见建议,形成了调研报告。

报告指出,近年来省委、省政府锚定“3815”战略发展目标,充分发挥资源、区位、气候、开放等比较优势,以园区经济为牵引一体推进“三大经济”,园区总体数量从少到多、经济总量从小到大、产业聚集从弱到强,园区经济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。2024年,全省89个开发区以不到1%的国土面积,贡献了全省20%的GDP、30%的就业、40%的工业投资、60%的税收、近80%的规上工业总产值,为加快推动云南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。

玉溪市以“烟+锂”双轮驱动重塑产业版图;昭通市镇雄产业园区推动“打工经济”向“创业经济”转型;普洱市思茅区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平台,让“一杯茶、一杯咖啡”成为造福一方的主导产业;丽江市打造集高端花卉种植、科技研发、冷链物流、电子商务、休闲观光、创业孵化于一体的现代花卉产业园;保山市突破行政区划壁垒着力改革创新“园中园”体制机制;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全力打造“中国绿色铝谷”核心区……各地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聚、增长引擎、创新平台、开放高地的作用,加快推进开发区经济增长,全省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23年的6965.2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7184.94亿元、增长3.6%。

沿边产业园区、合作共建园区经济总量增长迅速。去年,瑞丽、河口、磨憨三个沿边产业园新签约项目50个,协议总投资42.98亿元,引进省外到位资金76.6亿元,同比增长36.4%。我省持续深化沪滇“16+16”园区合作共建,去年沪滇协作新增引导落地投产企业445个、实际到位投资207亿元,帮助云南打造消费帮扶品牌、销售农副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143亿元。

我省还发挥园区产业发展主阵地作用,开展开发区主导产业提升行动,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。2024年底,全省21个开发区主导产业集中度高于60%,国家级开发区营业收入占全省开发区40.4%,绿色铝、硅光伏等6条重点产业链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开发区32.06%。

全省现已建成1个国家级“滇中稀贵金属集群”、19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,三大支柱产业占全省规上工业产值占比达62.5%。有色金属、电力、烟草、电子、食品、化工、黑色金属7个产业产值超过千亿。“口岸+产业”发展已初步呈现出集群化特征,各类产业之间的协同联动效应日益凸显。今年3月,省政府批准新设立35个省级开发区,原有的89个开发区退出2个,目前全省共有122个开发区。